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俗稱“媽媽手”,那是因為過去通常認為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的發(fā)病是過度勞作或者抱嬰兒所導致,然而并非總是這樣,這些人群也高發(fā):
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的發(fā)病與其局部特殊的解剖結構有關。橈骨莖突是橈骨下端外側面向下方突出的錐形突起,腕背韌帶覆蓋在其上方,與骨面共同構成一纖維骨性鞘管。拇長展肌腱與拇短伸肌腱共同通過該鞘管后折成一定的角度止于拇指。
一方面,拇長展肌和拇短伸肌兩條肌腱在同一個腱鞘內,長期反復的抓握運動會造成兩條肌腱間的摩擦增加,刺激內襯的滑膜,從而導致炎癥和水腫的出現(xiàn),造成腱鞘炎。
另一方面,橈骨莖突的骨性隆起和肌腱走行方向形成的角度都會加大肌腱與腱鞘之間的機械摩擦力,這時候再加上頻繁的手部活動帶來的反復摩擦,最終會導致腱鞘內壁發(fā)生出血、水腫、滲出等無菌性炎癥反應,同樣也會引發(fā)腱鞘炎。
除以上之外,反復創(chuàng)傷或慢性遷延后發(fā)生的慢性纖維結締組織增生、肥厚、粘連等病理變化會使該處腱鞘變得狹窄,進一步影響肌腱在腱鞘內的滑動,造成病情反復不愈等情況。
因為以上人群因工作或其他原因需要長時間反復活動手部,很容易造成該部位的過度摩擦,因此也更容易被腱鞘炎找上門。
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早期臨床癥狀不明顯,后期主要表現(xiàn)為橈骨莖突局部疼痛,腫脹和壓痛,以及活動受限。拇指或腕部活動時會產(chǎn)生疼痛,在橈骨莖突骨突周圍疼痛較為明顯,嚴重時拇指活動受阻。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可能的癥狀是前臂遠端外側疼痛,尤其是在進行抓握運動時。
疑有橈骨莖突狹窄腱鞘炎時,也可以通過直接加壓刺激“鼻煙壺”橈側界的第一腱室或者拇指抗阻伸展的方法來判斷。
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以保守治療為主,并且經(jīng)過保守治療多數(shù)可以取得不錯效果。但是當保守治療無效時需選擇手術治療。藥物治療、制動、局部封閉、物理治療、中醫(yī)治療等都是常見的保守治療方法。
非甾體類抗炎藥非甾體類抗炎藥可以抗炎止痛,有效緩解癥狀,并且簡便可行,相對比較安全,但是能否根治仍需進一步研究證實。
制動常用指夾板和拇指短石膏。手部的頻繁活動是橈骨莖突狹窄腱鞘炎的重要致病因素,而制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拇指活動,進而減少肌腱在腱鞘內的摩擦,從而解除病因,達到緩解急性期疼痛的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長期制動會造成遠期活動僵硬,反而不利于病情恢復,因此制動時間的把握很關鍵。
局部封閉療法局部封閉療法的應用比較廣泛,它消炎鎮(zhèn)痛作用比較明顯,不僅可以促進局部壞死物質水腫消退,促進炎癥吸收,還可以使增生的結締組織軟化,減輕肌腱在腱鞘內活動的阻力。因便捷有效,患者的接受程度較高,但是對激素過敏者、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不適用。
中醫(yī)療法常見的中醫(yī)療法有中藥內服、外用中藥熏蒸、中藥外敷、手法治療、針刺治療等,治療方法各有特色,也各有利弊,需要靈活選擇。
物理治療體外沖擊波療法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非侵入性的物理治療方法,可以改善血液循環(huán)、松解粘連及消炎鎮(zhèn)痛,并且禁忌癥較少,可用于大多數(shù)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的治療。
運動療法急性期過后及時進行康復訓練可以防止粘連,促進功能恢復。
常見的康復訓練方法有:
最后還要糾正不良的用手習慣和姿勢,盡可能避免反復的拇指、腕部的彎曲及尺偏動作,以及重體力手部勞作。如減少用手抱孩子、用手擰衣物,玩手機等活動。如果因為工作無法逃避,則要注意每隔一段時間讓拇指和腕部放松。